网络攻击常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:
钓鱼攻击(phishing):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一种方式,攻击者通常会伪装成可信的实体或机构,诱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,如银行账号、密码等。
恶意软件(malware):指恶意软件程序,包括病毒(virus)、木马(trojan)、蠕虫(worm)等,这些软件通常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在计算机中,用来窃取用户信息、破坏系统等。
拒绝服务攻击(Denial of Service,DoS):攻击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,使其无法正常处理其他合法请求,导致网络瘫痪或服务不可用。
中间人攻击(Man-in-the-middle,MITM):攻击者通过篡改通信内容,使得双方认为自己在与合法实体通信,实际上却被攻击者监控和控制。
口令破解(password cracking):攻击者通过暴力破解或字典攻击等方式,试图破解用户的密码,从而获取用户账号的控制权。
漏洞利用(exploit):攻击者通过利用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,获取系统权限或执行恶意代码,攻击者可以通过对漏洞的利用,将其变成攻击入口,进而控制整个系统。
社交工程(social engineering):指攻击者通过伪装身份,欺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或执行某些操作,如通过电话、邮件或短信等方式诱骗用户。
无线网络攻击(wireless network attacks):指攻击者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点,如WiFi热点等,进行攻击,如窃取用户信息、中间人攻击等。
物联网攻击(IoT attacks):指攻击者通过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,获取设备的控制权,这些设备通常包括智能家居、智能摄像头、智能音响等。
需要重点注意的是,这些攻击类型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,攻击者通常会采用多种攻击手段和技术,以提高攻击效率和成功率。